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 中文
    EN
  • ISSN:0253-9993
  • CN: 11-2190/TD

《煤炭学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管理 > 燃煤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双代” 后大气 环境颗粒物的化学特征

燃煤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双代” 后大气 环境颗粒物的化学特征

作者(Author):

  • 牛红亚
  • 史沥介
  • 任秀龙
  • 金 妞
  • 王 硕
  • 李淑娇
  • 胡偲豪
  • 吴春苗
  • 卢彦琦
  • 樊景森
  • 孙玉壮

作者单位:

  • 牛红亚
  • 史沥介
  • 任秀龙
  • 等.燃煤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双代”后大气环境颗粒物的化学特征[J].煤炭学报
  • 2022
  • 47(12):4362-4374.

关键词:

  • PM2.5
  • “双代”工程
  • 水溶性离子
  • 碳质气溶胶
  • 来源解析
  • 摘要
  • 论文图表
  •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2020 年 10 燃煤工业城市邯郸市完成“ 气代煤” 、“ 电代煤” 工程。 为研究“ 双代” 工程后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特征采集 20182020 年邯郸市冬季 次污染过程以及 2020 年其周边地(魏县和鸡泽县)冬季 次大气污染过程 PM2.5 样品进行水溶性离子和碳质气溶胶分析。 结果显示相较于 2015 双代工程实施初期2020 年邯郸市冬季 PM2.5 质量浓度下降 40.8%表明双代工程的实施使邯郸市空气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次污染过程中邯郸市 PM2.5 呈碱性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9±97.7),(164.5±78.7),(137.3±72.9)(161.8±84.3μg/ m3魏县和鸡泽县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123.5±47.3)(124.5±53.4μg/m3。 水溶性离子分析显示SNA

(NH+NO-SO2-)质量浓度最高占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的85.3%~90.0%。 相较于邯郸市 4342016 年冬季,“双代工程后作为燃煤示踪物的 Cl质量浓度下降 48.0%表明双代工程取得良好 成效。 NO-SO2-质量浓度比显示移动源(汽车尾气)的贡献高于固定源(燃煤)。 碳质气溶胶分34析显示总碳(TC)在邯郸市 PM2.5中占比下降 55.2%。 邯郸市魏县和鸡泽县有机碳(OC)与元素(EC)质量浓度比均大于 2表明存在二次有机碳(SOC)污染。 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 示,“ 双代” 工程实施过程中邯郸市碳质气溶胶主要来源由燃煤汽车尾气逐渐转变为生物质燃烧。 通过潜在源分析邯郸市魏县和鸡泽县主要潜在源区为山西中部山东西北部以及河南北部


暂无内容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 邮编:100013

  • 编辑部电话:(010)87986411

  • 传真:(010)8426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