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 中文
    EN
  • ISSN:0253-9993
  • CN: 11-2190/TD

《煤炭学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精品专题

  • 暂无内容
    15 篇论文
  • 暂无内容
    12 篇论文
  • 暂无内容
    64 篇论文
  • 暂无内容
    45 篇论文
  • 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严重影响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为此,国家提出了天然气“增储上产”战略,从“十一五”至今连续实施了3个五年计划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攻关计划。其中,“十三五”计划项目将科技攻关方向从单纯的煤层气扩展到包括煤层气、煤系致密砂岩气、煤系页岩气在内的整个煤系天然气领域,攻关内容
    15 篇论文
  • “富煤、缺油、少气”的一次能源赋存条件决定了我国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然而,我国煤炭资源禀赋条件差,低品质煤(低阶/氧化煤、高灰难选煤及废弃尾煤等)约占煤炭保有资源总量的40%以上。随着优质煤炭资源的逐渐消耗与国家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低品质煤大规模分选提质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 篇论文
  •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矿共有4700余处,其中95%以上为井工煤矿,开采条件复杂,矿井普遍存在煤层自然发火和煤尘爆炸危险。煤自燃及瓦斯(煤尘)爆炸等热动力灾害具有易发性、继发性和严重性,长期以来对煤矿安全生产形成了巨大威胁且日趋严重,亟需在火灾与瓦斯(煤尘)爆炸耦合致灾机制、
    13 篇论文
  • “十四五”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行动方案规划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强化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新基建”、推进智能化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是
    16 篇论文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黄河流域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是整个大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煤炭开发规模最大的地区,我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9个分布在黄河流域,煤炭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黄河流域面积约8
    26 篇论文
  • 随着浅部资源的开采殆尽,深部资源开采已逐渐成为常态。为提升我国深部资源获取能力,系统建立深部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十三五”以来国家启动了针对深部开采的系列科技研发计划,对深部开采基础理论、深部开采防灾减灾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对深部矿山岩体力学基础理论、绿色开采技术、智慧矿山及灾害防
    19 篇论文
  • 本专题来源于《煤炭学报》,共30项研究成果。专题论文紧紧围绕“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论坛的5个主题进行报道,即:①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勘察评价;②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精准探查;③ 矿井水害与煤岩动力灾害防治;④ 智能开采的三维地质透明化;⑤ 现代化煤矿的地质保障实践。
    53 篇论文
  • 煤炭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能源物质,在2019年的一次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能源占比57.7%,世界煤炭能源占比约27%。在相当一段时期,我国仍要依靠煤炭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粮食”,但其生产方式和利用将发生重大转变,必须走“智能安全开采,清洁高效利用”的高质量煤炭工业发展之路。 当前,煤矿智能化开
    42 篇论文
  • 专题来源于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研究”。专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0年第5期。
    21 篇论文
  • 来源于2016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岩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专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0年第5期。
    20 篇论文
  • 煤系气泛指赋存在煤系储集体中的各类天然气,以非常规天然气为主,如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也包括煤系碳酸盐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近年来,国内能源界高度关注到煤系气资源潜力及其开发利用价值,重视到由单纯煤层气勘探开发向煤系气共探合采转型的战略意义,投入巨资进行勘查与开发试验,从基础研究、探测方法
    30 篇论文
  • 本专题来源于《煤炭学报》,共涉及26项研究成果。
    26 篇论文
  • 专题来源于《煤炭学报》2020年第4期
    12 篇论文
  • 西北大型煤炭基地地质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开发过程中,必须优先保护、科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才能维系和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对这一技术瓶颈和挑战,《煤炭学报》2019年第3期前27篇论文集中报道了在地质条件探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植被与地下水位关系、采煤过程中含(隔)水层结构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27 篇论文
  • 暂无内容
    11 篇论文
  • 暂无内容
    9 篇论文
  • 我国东部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发重心已向晋陕蒙宁甘等西部地区转移。由于西部特有的自然地理、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在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中存在采区大范围顶板切落和突水溃沙等重大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等环境损伤问题;因此研究形成防治重大地质灾害和环境损伤的采煤理论与方法,对于实现我国西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与
    31 篇论文
  •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西北干旱半干旱富煤、缺水矿区采煤导致的含水层结构变异及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针对这一问题,1992 年我国地质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保水采煤问题,1995 年首次使用“保水采煤” 一词。20 多年来,地质、采矿、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围绕保水采煤问题进行了
    26 篇论文
  • 巷道围岩大变形和冒顶灾害控制是煤矿深部开采中的难题,研究深部巷道围岩破坏与致灾机理及其有效控制方法,对保障煤矿深部安全和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期前5 篇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大变形巷道围岩破坏与稳定性控制研究(51434006)”的专题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以高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塑性区的
    5 篇论文
  •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专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16年第10期,共有25篇论文。
    24 篇论文
  • 含煤岩系是一套含有煤层并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除煤炭资源之外,还共生或伴生了多种矿产资源,根据矿产资源特性和主要用途,可以划分为煤系能源矿产、煤系金属矿产和煤系非金属矿产三大类。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和综合勘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充实了“煤炭资源” 术语的内涵,扩展了其外延,显示了煤系综合矿产资
    6 篇论文
12
12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 邮编:100013

  • 编辑部电话:(010)87986411

  • 传真:(010)8426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