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聚煤规律、赋煤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

  • 摘要: 以占内蒙古煤炭资源99%的7个煤炭勘查区域的勘查资料为基础,研究内蒙古地区赋煤特点。从内蒙古地区地层、构造地质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主要成煤时期聚煤特征和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面,分析了在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大地构造历史事件下,内蒙古地区石炭-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三个主要成煤时期典型盆地在不同沉积层序期和不同沉积体系下聚煤特点;以及该地区3个一级赋煤构造单元(赋煤构造区),11个二级赋煤构造单元(赋煤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同时介绍了不同赋煤构造带内煤矿或煤产地煤炭产出比例以及主要含煤地层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内蒙古地区聚煤、赋煤构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说明了受到多次构造运动影响,聚煤盆地的形态和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东北赋煤构造区内聚煤盆地类型主要为断陷型,受盆缘主干断裂控制NE-NNE向展布。华北赋煤构造区总体呈不对称的环带结构,北部阴山地区以近E-W向控煤构造为主,西缘挤压带以多条近N-W走向的逆冲断裂构造为主,南部简单的单斜构造控制且断裂不发育。西北赋煤构造带以早-中侏罗世特大型聚煤盆地为主,受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盆地周缘构造较复杂,断裂发育,地层倾角较大,盆地内部为宽缓的褶曲构造,倾角变缓。以构造作用为研究核心,揭示含煤盆地构造演化形成的特定沉积体系、含煤岩系后期改造和煤炭资源的聚集和赋存规律,推演出古环境下该地区不同成煤时期控煤特征。

     

/

返回文章
返回